首页>>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是什么

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是什么

时间:2023-12-08 本站 点击:0

导读:今天首席CTO笔记来给各位分享关于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朱永新: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

2021年12月4日

各位朋友:大家好!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选择“中国教育大变革”作为第八届年会的主题,这个选题非常好,应该说,“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大变革的重要契机。“双减”从表面上看来是减轻校内课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教育部相关负责同志曾说,“双减”是要实现两个重构:一是重构中国基础教育的育人模式,二是重构中国基础教育的良好生态。“双减”政策出台比较急,“下药”比较猛,主要是为了回应 社会 的热切呼声。近几年,资本疯狂地在教育领域扩张,造成了教育生态系统的紊乱,孩子们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再不下“猛药”难以治愈,与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也会有很大的距离。

当然,在“双减”过程中的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想,这些问题是前行过程中的问题,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教育部相关负责同志也表示,再往下走,要想走得更远一点,走得更实一点,就要把负面效应减少到最小程度。

我今天讲的主题,跟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有着一定的联系,题目是: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

为此,准备讲五个问题:

一是学什么,为什么很重要?

二是学什么,谁说了算?

三是人工智能时代有什么新特点?

四是未来我们应该学什么?

五是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学什么,为什么很重要?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育的实践,主要关系到教和学两大领域。教,主要涉及教什么和怎么教;学,主要涉及学什么和怎么学?前者,指教材的内容和教法;后者,是课程的内容和学法。由此,派生出谁来教、谁来学;怎么教、怎么学;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等一系列问题。

教什么和学什么,也就是课程和教材的问题,是教育内容的问题。它是教育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随着教育重心由教向学的转变,归根结底还是学什么。学什么非常重要,因为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了生命的卓越性。一句话,教育内容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

最近我看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布莱恩.卡普兰博士的一本书——《反对教育的理由:为什么说教育体系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其中讲到美国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中学生参与度调查”(High Schoo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66%的高中生说,他们每天上课都很无聊;17%的高中生说,他们每天上每节课都很无聊;只有2%的学生称他们在课堂上从来没有感到过无聊。为什么这么无聊?82%的学生说学习内容没有意思。41%的学生说学习内容与自己毫无关系。

卡普兰在这本书中对美国教育的浪费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他认为美国教育系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用精算证明,美国的教育投资大、产出低,未能提高学生的生产率或丰富他们的人生,而文凭通胀贬值也大大增加了全 社会 的教育成本。

为此,卡普兰提出两条建议:第一,从课程中减少“脂肪”,也就是把课程内容大大缩减。第二,削减学费补贴,也就是减少对应的教育经费。他特别提出来, 历史 、 社会 研究、艺术、音乐、外语这些课程首先要减。减掉一些课程,学生才能够在真正的课堂上更加努力地学习,可以加强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的教学。

二、学什么,谁说了算?

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类早期的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所以,学什么内容,基本是父母说了算,父母让孩子学什么,孩子就学什么,孩子在生活中进行学习。

国家形态出现后,为了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开始了最初的专门化的教育。为了培养统治阶层,他们需要有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学习,科举制度产生之后,教育内容围绕科举展开,这些内容也主要是为了满足少数的统治者的需要。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受教育机会的。

进入工业 社会 之后,教育的对象拓展了,义务教育制度的出现,全员受教育,读写算的能力是教育很重要的部分,这些读写算的能力主要是为了适应机器化生产,更多的也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的,但是整个内容的设计很少是为了个人的需要。学习者也不没有决定自己学什么的权利。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提出了“学习型 社会 ”和“终身教育”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也就是说,学习内容已经不是简单地在学校就能学全,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情。这个文件被称之“富尔报告”,我们差不多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把报告中讲的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步变成终身教育的实践。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等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对传统的教育内容又提出了一个更加鲜明的改造,强调做事、生存、共同生活等。这份报告被称之“德洛尔报告”,“四个学会”是在教育领域里非常重要的变革,它打破了知识中心的教育格局。其实,现在整个教育内容里依然没有真正实现这“四个学会”,如果这“四个学会”成为教育内容,学生还会不感兴趣吗?关键是教育没有把它落到实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只是倡议,没有直接的教育权力。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彰显了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强调更多的人文教育内容,更多的人类共同利益的观念。

202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 社会 契约》。这份报告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容。其中特别强调教育的两个方面,主张在考虑一个人的终身教育权的基础上,要强调一种新的教育 社会 契约,强调教育作为一项公共行动和一种公共利益的功能。这个报告虽然有两个方面的要义,但更重要的是强调了生态主义的教育观,它超越了传统的人文主义,这是教育哲学的一个新的变化。过去我们所有的教育都是以人为主,认为人是这个世界唯一最重要的存在,而这份报告特别强调人和生态同样重要,人的生命和其他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怎么更加重视环境、重视生态,这是未来教育非常重要的走向。

上述呼吁与倡议,能否成为各个国家的教学内容,仍然需要相关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最终决定。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有什么新特点?

第一, 社会 的信息化。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爆炸,人类的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新知识不断涌现。我们在学校里面学习的内容跟不上新知识的生长速度。

第二,资源的泛在化。

教育资源泛在化,学校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随时、随地,线上、线下,人人、处处都可以获得知识。在学校学习的这种合理合法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美国也好,中国的台湾地区也好,都出台了《在家学习法》,在家里可以得到学校里教的所有东西,通过网络、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美国现在有两三百万在家学习的儿童。

第三,职业的流动化。

一个职业干一辈子的时代过去了,新的职业不断出现,一些行业退出 历史 舞台。在西方发达国家,大概一个人一生平均有十次以上改变职业的机会。过去学校教育为职业做准备的这样一种理念和形态,也将发生很深刻的变化。很多国外大公司明确不看专业背景,只要求学生具有好的素养。

第四,技术的赋能化。

过去,我们主要是靠自己的大脑在进行学习。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高新技术都在为教育赋能。马斯克已经把芯片装在人的大脑里了。未来人的学习方式、认知将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通过认知外包,人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传统的以记忆和再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法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第五,学习的终身化。

过去,人们的教育基本是一次性完成的,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这样一种刻板式的阶段式的学习,未来的学习则是贯穿于整个人生。从连续性的学习走向间隔性的学习、终身化的学习。

第六,教育的个性化。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的学习是没有选择的,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空间都是被填满的,学生很少有选择的空间。未来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特色需要。

四、未来我们到底应该学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英国罗斯玛丽 卢金教授在《智能学习的未来》一书中,重新定义了人类智能,详解了人类智能的7大要素。一是学术智能(academic intelligence),是对关于事物的整体性理解和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智能;二是社交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是与人沟通交往和良好合作的智能;三是元认识智能(meta-knowing intelligence),是关于对知识及其意义、形成过程的认识智能;四是元认知智能(meta-cognitive intelligence),是我们对自己的思维、自己知道什么以及不知道什么的智能;五是元主观智能(meta-subjective intelligence),是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和动机、人际关系的理解的智能;六是元情境智能(meta-contextual intelligence),是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把握智能;七是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我们对于自己如何行动的认知以及控制自己行为方式的能力。

我们新教育实验也一直在认真思考,努力 探索 着哪些方面在未来教育中应该特别加以关心,加以强化。我们把课程体系设置为: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求真的智识课程、求善的德育课程、求美的艺术课程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为枝叶,进行建构。因此也有了下面的目标和路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在未来教育中应该特别加以关心,加以强化。

第一,新生命课程,为了生命的”长宽高“。

我们提出了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这是我们新教育生命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我们把人的生命分成生命的长度、生命的宽度和生命的高度。教育是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的,命都没有了,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前一段时间,河南的两位中学生10分钟救人的故事,大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这是我们教育本来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生命教育教材中,我们把一个学生需要的所有的急救知识,包括自救和他救的知识都已经进行考虑。包括现在我们从新闻媒体了解到,中小学生自杀现象频发。这些都是我们的生命教育缺失带来的一些问题。

教育首先要解决生命的问题,让人们能够更 健康 地活着,更有意义地活着。

除了生命的长度,我们同时还关心生命的宽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关心生命的高度,成为一个有价值、有信仰的人。刚刚跟曹德旺先生对话的时候,他也特别强调信仰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的大问题。这些生命的大问题,长度、宽度、高度在我们的教育里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近,我们在深圳宝安的一个新教育实验学校里专门建了生命教育馆,作为新生命教育的学习中心。

第二,新智识课程,为了思维的洞见力。

要特别注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思维的洞见力。这也是我们新教育实验强调大科学、大人文教育理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对大科学概念和大人文概念这样一个框架做了一些思考,认为未来的教育要特别强调思维能力的训练,重视以数学和哲学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思维方法。

前几日,我的一位好朋友很感慨地告诉我,推特的CEO换了,新上来的帕拉格是印度人。美国互联网的巨头,无论是苹果、微软、twitter、IBM绝大部分都是印度人掌控了。我的这位朋友,曾经在华尔街工作过,她说,在硅谷的华人数量跟印度人数量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印度人那么多的CEO,而华人连高管都很少见呢。我这位朋友说,她当年也有很多印度的优秀同事,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觉得自己不如印度人优秀。印度人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他们的逻辑思维非常清晰,强调思维的客观性,得出观点,依赖推论严密和论据充分,结论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强。她认为这和印度教育体系中偏重西方逻辑推导的思维方式,强调清晰的表达是分不开的。而中国的教育体系偏重记忆、训练和应试。第二个原因就是印度人很抱团,他们会相互支持,互补优势,尽量地合作,而不会在背后拆台。即使在华尔街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也是如此。但我们中国的同事相处往往并不是这样,尽管大家都很优秀,但在老板面前不会支持对方,不否定就很好了。

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文理分科太早,我们的教育刚性的东西太多,柔性的东西太少,我们的思维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新科学教育与新人文教育的课程,不要学那么难、那么深,否则的话,所有人都受不了,要注重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尤其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批判性思维。这是未来应该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第三,新德育课程,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我们新德育要特别强调的问题。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怎么把德育落到实处,我们一直在思考,没有活动,不通过实践,没有参与,是很难真正培养一个人的德性的。我们通过模拟法庭、模拟政协、模拟联合国,通过教育领导力的培养,让一个人有比较好的法治意识,有比较好的协商沟通能力,有比较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第41届大会期间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 社会 契约》报告明确指出,人类当下面临着多重危机:不断扩大的 社会 和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超越地球边界的资源利用、民主倒退、破坏性的技术自动化和暴力,是我们处在当前 历史 节点的标志。而矛盾的发展趋势,正在引导我们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报告提出了新的教育契约的两项基本原则,第一,要确保人们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教育要跨越不同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增强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第二,把教育作为一项公共行动和一种公共利益的功能。教育作为一项共享的 社会 行动,其目标在于建立共同的目标,让个体、团体、国家和人类实现共同的繁荣,强调超越传统的人文主义,强调构建新的生态系统。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新艺术课程,为了心灵的创造性。

新教育实验特别强调注重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的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养,注重培养具有艺术精神、艺术思维和健全人格的人。

第五,特色课程,为了个性的张扬。

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好的教育应该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的个性化需要。但是,如何落实呢?新教育实验的方法是推进特色课程。一般特色课程通常是教育的点缀,新教育实验推出的特色课程则是希望以人和事的特色为入口,贯穿在生命、智识、德育、艺术的各个课程之中,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潜力,从而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人,让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个家庭也能成为更好的学校、教室和家庭。

为了推动这些课程的落实,我们不仅围绕国家教材为基础,进一步丰富为相应的课程,我们也研发了新生命教育读本、新人文教育读本等,更为集中、更为明确地呈现课程,提供指导。

为了个性的张扬。未来的课程至少要给学生留下30%-50%的空间去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知道,北京的十一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但是中国95%以上的学校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样的课程怎么开设?我们应该动用 社会 力量。其实我们在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时候,不能够把婴儿与洗澡盆一起倒掉,他们的“中央厨房”、他们对学科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所用,满足个性化需求。这些东西完全可以进到我们的课后三点半以后的课程,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能够把 社会 最好的精英、最好的课程用于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最好的教育是让人成为他自己。虽然众口难调,但是一定要尽可能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要。

五、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未来学校》以及《走向学习中心》这两本书里面已经做了一些 探索 。对于学习内容的变革和改造以及我们的学习方式,我提出了三点想法。

第一,从学校走向学习中心。

这是一个教育空间的变革。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在学校里学习。 社会 就是我们的大课堂,各种各样的优秀的教育资源、优秀的 社会 精英都将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能者为师的时代将会出现。

第二,从固定的学习走向弹性的学习。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前几年,莫言曾经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要缩短学制,易中天等学者以及一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提出要缩短学制。仔细想一想,我们正规教育的学习时间的确太长了,一个人要读完博士差不多要将近30岁了。人的创造力最强、最旺盛的这一段时间,其实往往被浪费了。而且,我们幼儿园阶段还不允许学习知识,中小学不允许超大纲。这样一个整齐划一的教育其实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未来的教育必然以弹性学习为基础。你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什么时候学什么,什么时候休息,应该由每个人自主来决定。很多人可能不用10年就可以学完我们的基础教育的内容。所以,没有必要缩短学制,而是让每个人决定自己的学习时间。人生下来就开始学习了,幼儿园为什么不能学习呢?只不过不应该去考核他,不要和升小学挂钩,不要让他有压力。因为幼儿是把字看作图画的,在自然活动中就可以认识很多字。未来不要“一刀切”,让学生们来选择什么时候需要学习什么内容。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主张工作学习交替进行,因为在工作中最能调动一个人的学习动力,未来这种传统的为职业准备的学校刚性约束制度会被淘汰。

第三,从学历 社会 走向学力 社会 。

卡普兰博士在《反对教育的理由》这本书提出,教育的很多问题,背后都是一个文凭在作怪。因为这个文凭的含金量实在太高了。人们为了文凭的含金量去取得文凭,而不是为了获得真正的能力去取得文凭。这样一个评价体系,这样一个“魔咒”不解决,我们其实很难真正开展我们学习的问题,也难以解决我们整个教育的问题。所以我提出,文凭的这种象征意义和符号性,过去是有价值的,因为当文凭还是稀有物的时候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当每个人都有文凭的时候,就失去了本来具有的价值。

未来应该是一个课程为王的时代。也就是说,不在于你在哪里得到什么文凭,而在于你在哪里学习了什么。你有没有通过学习真正地成长?所以我们提出来要通过学分银行来动态记录一个人的学习经历、成长经历,这样才能让我们能够做得更好,我们的教育就会回到它原来的模样。

总而言之,学什么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基础性的、关键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梳理清楚,才能够解决教育的其他问题。我们的教育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的重新思考,思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是学习内容的变革。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了,学习就不再是痛苦的。“双减”,减的是不合理的负担。面对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学生会通宵达旦的看书、做实验。选对了学习内容,自然就解决了学生不想学、心理压力大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教育大变革时代,我们的确需要变革的思维、变革的精神和变革的勇气。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教育改革出主意、想办法,一起推动尤其是鼓励中小学和民间的教育机构积极 探索 ,创造好的经验和方法,我们再去不断发现这些美好而有效的成果,然后把它变成政府的决策。

让我们一起努力!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

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教育部分批启动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无疑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一批试点学校或区域在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 探索 。我们选取北京大学等6个试点的成果概要展示,以供参考。

————————————————————

北京大学: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

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中,北京大学通过组织培训、资助专项课题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具体举措与成效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及数字人文的专题培训。

北京大学通过邀请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讨了关于教育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教育创新与应用等具体内容,累计有上千人次的北京大学一线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培训活动。目前北京大学正在积极推进与剑桥大学的合作, 探索 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和改变,致力于促进基于教学实践的研究和全球范围产学研的交流合作。

二是建设支撑教师培训的专门研修平台和学习资源。

为进一步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方便教师研修和学习,北京大学在2022年春季学期部署建设了北大培训平台。该平台不仅为教师线上参与直播培训或回看录播提供了便利,也为教师的长期研修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该平台将自动记录教师的研修数据,为教师的研修情况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遴选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方面基础好的院系和实验室进行先行先试。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北京大学的人文、考古、医学、化学材料等学科领域有了很好的建设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信息技术对传统学科的赋能升级。

比如在数字人文领域,为了打造智能时代的数字工具和研究平台,北京大学积极加快推进建设哲学 社会 科学数据库、古籍智能整理系统、古典文献大数据分析平台、历代目录集成可视化系统、儒家学术史知识图谱平台、历代年谱GIS可视化平台等支撑平台,以新兴技术重构和利用经典文献形成新的研究契机。

四是在全校范围内培育孵化人工智能改进教学的应用案例。

北京大学启动了“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助推课程建设项目”,作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子项目。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征集了56门课程进行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同时,北京大学还积极推进教师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北京大学教师教学档案袋平台是实现教师数据的融合共享、机构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系统。教师教学档案袋平台还在持续建设中,正逐渐 探索 尝试纳入人工智能技术,在持续积累教师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建立教师画像,为教师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和服务,加强教师教育。该平台除了为教师教育和发展提供支持,还要构建基于数据、面向过程的教师评价新模式,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创新教师评价工具、优化评价管理、提升评价质量和拓展评价结果。

华东师范大学: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

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基础,聚焦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教师、师范生、中小学教师围绕育人联动发展的追求,华东师范大学经过5年的努力,将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环境建设、教育范式、 社会 服务等方面实现全面革新。

面向师范生,学校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中推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打造“一平五端”实训生态平台,实现过程性智能测评。基于见习、研习、实习三习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实践体系,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平五端”教学能力实训生态平台,包括一个教师教育实训教学一体化平台,以及电子资源端、移动听评课端、教育实习端、课堂互动端、数据管理端等五个数字端。

构建微型认证标准与规范体系,推动能力本位的培养。在牵头研制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基础上,学校聚焦基础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与关键能力,创造性研制了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以及《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等师范生系列标准与规范。

研制师范生智能素养框架,夯实新时代教师必备能力。对于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这一新时代教师需要必备的基础能力,学校组织专家团队研制了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框架,框架共有13项能力,制定了对应的课程体系框架并绘制了学校已开课程的课程谱系。

面向中小学教师,学校统筹多学科、联动基础教育学校与企业, 探索 “智能工具支撑、能力素养提升、发展模式变革”的发展路径,现已产生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智能工具做支撑,逐步构建智能化支持体系。学校统筹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优势学科成立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聚焦“学—教—评—管”等教育环节痛点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确定了三维自适应学习、高质量课堂诊断与改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智能评价等五个重点研究方向,推动快乐机器人、作文评阅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 游戏 化学习等四项工程应用落地。同时面向多个学科开发应用场景,研发应用产品。

课程重塑为途径,精准提升教师关键素养。学校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着力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师关键能力培养计划”,从“精准教学中的数据决策力”“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设计力”“智能环境中的创新应用力”三个专项出发,助力中小学教师在数据决策、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能力方面形成突破。

模式变革做引领,形成面上辐射的成熟经验。学校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逐渐 探索 、形成了“高校—企业—学校”为主体的智能教育共同体模式和“共学、共研、共创”为路径的能力提升模式。

面向高校教师,学校激发他们进行教学改革的意愿,同时着力提升教师智能素养。一是制度建设为保障,有力推进智能教育产学研。二是梯度指导为支撑,渐次提升智能教育素养。三是课程重塑为挑战,做实智能教育育人主阵地。四是专项研究搭平台,构建智能教育教学环境。

华中师范大学:构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新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于2021年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基于学校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在标准、工具、模式、应用及服务上的需求,稳步推进“五大任务”,已取得一定进展。

教师素养刻画与课程资源建设评估。华中师大于2020年11月获得国家标准立项研制信息素养国家标准,以此形成了一系列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模型、工具和系统,并于2021年启动教师数字画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打造以数据为基础的教师数字画像和多元评价体系,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育人能力、 社会 影响和多方评价等维度动态描述教师数字画像,为教师工作减负、专业发展赋能。

智能化环境建设与平台工具研发。建成“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全面支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覆盖教学、教研和培训多个领域。推进智慧教育环境提速升级,研发支撑创新教学的“小雅平台”。学校自主研发了云端一体化智能教育SPOC平台——“小雅”,构建了课程知识图谱、智能问答、智能推荐等多个智能模块,支持教学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和数据驱动的分析,实现了教学理论具象化、教学设计标准化、教学行为数据化、教师评价精准化,全面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智能教学与研修模式创新。针对基础教育传统教研模式组织难、协调难和研修数据采集难等问题,学校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教师研修”深度融合, 探索 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例研修模式、教师工作坊支持的主题研修模式、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微课题研修模式、直播课堂支持的同侪研修模式等四种研修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精准、高效的课堂教学AI报告,包括课堂师生行为报告、课堂参与度数据图等。

人工智能支撑师范生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为营造更真实的实训环境,提升师范生“三字一话”能力水平,学校建设了智慧书写教室和智能化普通话训测中心,建设云课堂“师范生技能培养”课程,师范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专业技能比赛、优秀作品等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师教育资源, 探索 建立“模拟小课堂”“微格技能小组”等小班化教学与实践制度。开展“人工智能+”名师课堂创新应用,如开展师范生与国培教师的云端对话以及国培骨干教师优质课程展示活动等,并录制国培骨干教师优质课及微讲座、中学名校名师论坛资源等。

人工智能助推乡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构建“三个课堂+AI”的“开好课”模式。针对乡村薄弱学校的教与学问题, 探索 “三个课堂+AI”创新实践,利用“专递课堂+AI”赋能学生的自主学习,“名师课堂+AI”赋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名校网络课堂+AI”促进优质资源和自适应的汇聚。同时,面向中西部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培训。

东北大学: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东北大学自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以来,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内容和学校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着力提升教师素养,建设创新团队,赋能教师队伍评价改革。

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计划。学校制订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计划,对标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智能技术为手段,建立满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全程支撑、全面覆盖的教师教育培训架构和课程体系。学校2021年底出台《东北大学教职工培训规定》,结合教师成长特点与发展需求分类组织教育技术培训,将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培训制度安排。教育技术培训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出发点,围绕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与展望、混合式教学改革、在线教育工具改进传统课堂教学等内容组织了52学时的培训。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领域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学校通过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协议年薪制岗位聘任”“长聘教师岗位聘任”等举措,加大力度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特色鲜明、创新活力强、研究方向明确、引领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如“工业互联网与工业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系统团队”和“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团队”等;在工业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发展,建设“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学中心”“智能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多个重要 科技 基地,为实现未来国家级优秀学术领军人才的培养以及新兴优势学科方向的确立奠定重要基础。学校鼓励教师开展自由 探索 ,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评价和成果认定机制,优化学科交叉领域资源配置,瞄准 科技 前沿和关键领域,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装备、深地深空、新能源及储能、新材料等研究方向的交叉融合,推动创新团队及所在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数据支撑教师评价改革。学校利用大数据采集和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育人各环节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在职称晋升、聘期考核、团队遴选等工作中,充分利用大数据采集和全球引文数据库(Scopus数据库),对教师及所在团队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 探索 建立包含第三方客观数据源分析评价在内的综合测评体系,全面了解教师的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利用Scival科研分析管理工具,查阅科研绩效分析、学科前沿分析、国际合作程度等,为教师及团队发展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技术支持教师进阶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问题,启动实施“海淀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试点。

一是推进智能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智能环境。海淀区系统推进智慧型教师研修中心——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启动远程互动教室、沉浸式演播厅等创新研修空间建设。

应用全方位支持教师混合式研修的海淀教研平台,该平台目前可以实现课程发布、自主选学、记录研修、学分认定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留存研讨过程中的结构化资源。同时,配合在线研修建设了结构合理、内容优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库。

二是 探索 技术赋能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开展三类“双师课堂”模式 探索 ,走出教师柔性交流新路径。以优质资源的重新配置为导向,系统规划了双师教学实施方案,组建稳定的双师协作伙伴关系。构建了适用于线下教学场景的“1+1协作直播”的双师课堂,适用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场景的基于“名师微课”的双师课堂等。

同时,开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研发调研工具,做好中小学线上教学指导。同时,凝练基于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典型经验,积累了优质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课例、活动方案、教学工具等素材和资源。此外, 探索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依托智能学习终端积极开展“基于在线学习行为数据的精准教学”和“基于学生学业水平的精准教学”两类实践。

三是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建立学校作业网络系统和智慧作业方案,分学段 探索 技术支持下的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布置与反馈路径与方法; 探索 了系统设计、课题研究与项目试点相结合的作业提质行动新模式。

四是开展人工智能支持的联合教研,促进教师一体化成长。开展65场“海淀‘大教研’之一体化联研”系列实践,开展三种类型的人工智能支持的联合教研实践,包括课例载体的联合教研、学科学术研讨类的联合教研、复习和命题为主导的联合教研,沉淀出一套可迁移的技术助力的联合教研典型工具和模式,积累并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

五是建设数据支持的“精准培训”体系,支持教师进阶发展。面向全区中小学教师开展海淀区“十四五”时期教师培训现状及需求调研,基于全区教师培训需求的精准挖掘与分析,科学合理设计进阶培训课程。依托海淀教研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任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研修、名师培养特色专题活动。研制“海淀区卓越教师专业素养标准及理想行为模型”,借助大数据手段建立教师成长过程评价与追踪机制,为下一阶段进一步 探索 教师“数字画像”、支持教师进阶发展提供依据。

上海市宝山区:打造“未来宝”数字基座

上海市宝山区自获批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一年来,聚焦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通过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及育人方式转型,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未来教师”。

建设宝山教育数字基座,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支撑。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薄弱学校教师应用能力水平低、教师机械性与事务性工作繁重等问题,宝山区建立“未来宝”数字基座,依托基座组织中心、应用中心、数据中心、消息中心、物联中心的五大核心能力,整区推进教师智能助手常态化应用,缩小校际数字鸿沟,优化数字化教学环境,整体提升全区教师信息素养,初步形成“未来宝”数字基座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一是基于组织中心能力,提供组织架构支撑。二是基于应用中心能力,赋能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三是基于数据中心能力,实现人少跑路而让数据多跑路。四是基于消息中心能力,实现师生人员互联互通。五是形成三大“虚拟学校”方案,有力支撑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

推进“三个课堂”建设, 探索 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新路径。聚焦公平均衡,针对优质师资不足、薄弱学校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区域内校际差距大等现实难题,宝山区开展了智慧同侪课堂,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连通课堂,实现教师同步备课、同步上课、同步教研、同步研训以及同步课后延时服务,教师“智能手拉手”形成“1位教师+1个云端合作团队”的网络共同体,破解跨学科教学、教师单兵作战等难点,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难题,扩大优质师资辐射范围,同时提升教师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

落实“双减”政策, 探索 人工智能支持的教学新形态。针对师生负担重、教学效率低、标准化教学模式难以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等问题,宝山区 探索 了人工智能支持的教学新形态。立足“双减”“双新”政策背景,以“两个减少、一个增加”为目标(即教师低智慧重复劳动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减少,学习效能提高),在基础教育全学段开展区域基于知识图谱的“智适应”学习系统的开发实践与应用推广,开发运用学科“智适应”学习系统,优化区域“未来宝”智能助教系统和智能学伴系统,助推个性化教学实践;通过资源建设,逐步实现智慧同侪课堂常态化应用,项目驱动、研用一体,助推教师教研模式创新,培养一批具有数字化素养的各学科应用型教师。

推进教师专业能力与需求评测, 探索 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针对部分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漠、职业倦怠,新教师对专业前景和发展方向把握不准以及教师教育与专业成长模式单一等问题,宝山区构建了教师画像和智能导航系统,依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特点,总结提炼优秀教师成长模型,借助智能技术给予教师适当、适时的协助,发掘教师潜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持续续航。

《中国教师报》2022年07月13日第13版

2015年之后,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总体原则是什么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在2019年6月17日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以下简称《治理原则》),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

据悉,《治理原则》旨在更好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可靠,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治理原则》突出了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强调了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共担责任、开放协作、敏捷治理等八条原则。

扩展资料:

其中,安全可控是指人工智能系统应不断提升透明性、可解释性、可靠性、可控性,逐步实现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可信赖。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提高人工智能鲁棒性及抗干扰性,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而开放协作方面,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跨国界的交流合作,推动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在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中的协调互动。开展国际对话与合作,在充分尊重各国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实践的前提下,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布

智能化时代教师教育的变化表现在哪里

一、学校教育体系内各要素的发展趋势

1、在教育环境方面,人工智能将使得教育环境具有自然交互、情境感知、主动适应、虚实融合、远程协同、数据驱动、智能管控、人机融合等特点,为学生提供泛在的、自由探索的、知识建构的智慧生态环境;

2、在课程方面,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形态是动态的、进化的、多元立体的,构建跨学科整合的课程结构,支持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泛在教育;

3、在教学方面,师生教学交互的形态与结构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人机协同的教学将能准确了解每位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兼顾个性化需求和规模化覆盖,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4、在学习方面,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将是自组织的形态,学生和家长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实现个性化、选择性和适应性发展;

5、在评价方面,人工智能将重构传统的评价体系,从单一知识学习评价走向综合素质评价。要在尊重学习者隐私的前提下,对全过程学习数据进行智能动态追踪,实现对学习者德智体美劳等多维度评估,为学习者提供精准的发展支持,形成面向过程、人机结合、多元发展性评价机制。

二、教师工作形态与专业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工作形态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大部分繁琐、机械、重复的知识性教学将由人工智能承担,教师更多是学习的设计、督促、激励与陪伴者,教师的工作更多以育人为主。

教师新的工作重心将转变为学习服务设计与开发、学习问题诊断改进、个性化学习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社会网络连接指导、学习问题诊断与改进、心理健康疏导、信仰和价值的引导、发展性评估与改进、生涯发展规划指导、同伴互助专业成长、人机结合教育决策、人工智能教育服务伦理监管等。

三、学校组织形态结构呈现新特点

学校组织的时空结构将被打破,从静态封闭到动态开放,从条块分割到联合协同,从定时定点有限供给到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组织管理向扁平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学校将是人人教、人人学,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学习共同体,是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空间。

四、教育治理与教育公共服务发展趋势

1、在教育政策制定中,要基于共同利益,纳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人机结合、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协同的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决策的参与度与透明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预见性。

决策者应具有人工智能意识和能力,能够制定多元参与、协同发力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在教育服务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极大丰富公共教育服务的内容与质量,变革教育公共服务的形式和结构,创新教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模式,使教育公共服务在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包容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同时,体现出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协同化的特征。

结语:以上就是首席CTO笔记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是什么的相关内容解答汇总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欢迎分享给更多关注此问题的朋友喔~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I/2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