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篇文章首席CTO笔记来给大家介绍有关python源码安装要多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python最佳入门教程(1): python的安装2、源码时代学习Python要多久?3、如何安装和配置Python4、为什么我安装了python3 set failedpython最佳入门教程(1): python的安装
本教程基于python3.x, 是针对初学者的一系列python入门教程,在知乎上常有人问我计算机该怎么学,如何自学编程,笔者也是通过自学编程而进入IT这一行业的,回顾入行的这几年,从音视频流媒体辗转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我是下了不少苦心的,对于如何学习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实践方法,很多人自言学编程不得其门,把学不会归咎于天分,其实芸芸众生,智力无别,你现在所看到的是技术大牛们一个个超凡绝顶(然知此绝顶非彼绝顶),看不到的是曾经的他们,也在每个昼夜里用心苦学。再者学一门技术,需要勤学刻苦,是需要讲究方法和基础的,方法对了就事半功倍,所谓的天才也无不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
在windows中安装python
首先打开python官网,点击页面downloads导航按钮,下载windows最新的基于web安装的安装器,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安装包,会出现如下界面:
将Add Python 3.7 to PATH 进行勾选,勾选此项的目的在于将python解释器加入系统环境变量,则在后续的python开发中可直接在windows 命令行中执行python脚本。所谓的环境变量是系统运行环境的一系列参数,比如这里的系统环境变量是PATH,PATH保存了与路径相关的参数,系统在路径查找中,会对PATH保存的路径进行搜索。
点击install Now按钮执行python的安装
打开windows命令行界面(按windows键输入cmd命令),输入python -V,出现python版本的相关输出,即表示安装成功。
在Linux系统中安装python
笔者的系统是CentOS, Linux系统默认有安装python,但是其版本是2.x,在这里笔者以源码安装的形式来安装python 3.X。首先进入python源码包页面 点击下载最新的gzip格式的python源码包,上传到服务器然后进行解压,解压后的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
Linux中的configure与make
configure是Linux中的脚本配置工具,用来对源码的当前安装环境进行检测,若检测无误,会在当前目录生成一个供源码编译的Makefile脚本文件。
make是Linux系统下的编译安装工具,用来解释执行makefile文件中的脚本命令,编译命令。
现在我们开始编译安装python
(1) 在当前目录执行./configure(2) 输入 make sudo make install
若无指定安装目录,python会被默认安装在/usr/local目录中, 读者可以执行./configure --prefix=“你自定义的安装目录”来配置安装路径。安装完毕以后进入/usr/local/bin目录,输入 “python3.x -V” (这里的python3.x为你所安装的python版本),若出现与python版本的相关输出,即表示安装成功。
为安装的python设置软链接
安装的python可以以绝对路径的方式来执行,每次敲一大段路径来执行python未免麻烦,通常我们会给安装的python设置软链接,这里的软链接类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
输入以下命令来给python设置软链接,笔者安装的版本是python3.7, pip是python的包管理工具,会在教程的后续章节中进行详细讲解。
ln -s /usr/bin/python3 /usr/local/bin/python3.7 # 表示设置python3 为 /usr/local/bin/python3.7的快捷方式ln -s /usr/bin/pip3 /usr/local/bin/pip3.7 # 表示设置pip3 为 /usr/local/bin/pip3.7的快捷方式
源码时代学习Python要多久?
是成都的源码时代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我应该知道,成都源码时代学习Python要6个月的时间,费用在1万8左右,因为我曾经向他们咨询过,希望可以解决你的疑惑。
如何安装和配置Python
Python几乎可以在任何平台下运行,如我们所熟悉的:Windows/Unix/Linux/Macintosh。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安装python。
我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7,32位
安装python的时候,我们既可以从源码安装,同时也可以用已经编译好并且打包好的二进制版本进行安装,这里我选择的是后者。
步骤一 下载安装包
我们从python官方网站:下载python的安装包
这里我选择的是:python-3.3.2.msi
点击即可下载获取得到:python-3.3.2.msi安装包。该安装包大小:19.3 MB
步骤二 安装
下载获取到:python-3.3.2.msi安装包,我们双击python-3.3.2.msi即可进行安装操作
我安装的目录为:E:\Python33
点击Next,即进行安装,安装过程需要几分钟
点击Finish结束安装。
步骤三 路径设置
一般情况下,我们安装好Python之后便可以直接使用。可以在命令行下输入Python看是否可以进入Python的交互模式,
如果不能进入,则有可能是环境变量问题,需要做一些调整。
在Windows的路径添加Python的目录:
命令提示符 : 类似于环境变量路径 %path%;C:Python ,回车;
或者您可以在图形界面下操作设置环境变量,计算机-属性-高级系统设置-高级-环境变量
步骤四 效果
安装完后的安装目录文件:
到此,python的安装就算是成功了。
为什么我安装了python3 set failed
Linux下大部分系统默认自带python2.x的版本,最常见的是python2.6或python2.7版本,默认的python被系统很多程序所依赖,比如centos下的yum就是python2写的,所以默认版本不要轻易删除,否则会有一些问题,如果需要使用最新的Python3那么我们可以编译安装源码包到独立目录,这和系统默认环境之间是没有任何影响的,python3和python2两个环境并存即可
首先去python官网下载python3的源码包,网址
进去之后点击导航栏的Downloads,也可以鼠标放到Downloads上弹出菜单选择Source code,表示源码包,这里选择最新版本3.5.1,当然下面也有很多其他历史版本,点进去之后页面下方可以看到下载链接,包括源码包、Mac OSX安装包、Windows安装包
这里选择第一个下载即可,下载的就是源码包:Python-3.5.1.tgz,下载好之后上传到linux系统,开始安装
释放文件:
tar -xvzf Python-3.5.1.tgz
进入目录:
cd Python-3.5.1/
配置安装目录,其他选项一般默认即可:
./configure --prefix=/usr/python
接下来编译源码:
make
执行安装:
make install
整个过程大约5-10分钟,安装成功之后,安装目录就在/usr/python
系统中原来的python在/usr/bin/python,通过ls -l可以看到,python是一个软链接,链接到本目录下的python2.7
我们可以不用把这个删除,不对原来默认的环境做任何修改,只新建一个python3的软链接即可,只是需要执行python3代码时python要改成python3,或者python脚本头部解释器要改为#!/usr/bin/python3
这里建立软链接如下:
$ ln -s /usr/python/bin/python3 /usr/bin/python3
这样就建立好了,以后直接执行python3命令就可以调用python3了,另外如果仔细看python安装目录下的bin目录,实际上python3也是个软链接,链接到python3.5.1,这样多次链接也是为了多个版本的管理更加方便,
python3新版本的安装就是这些,另外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python3交互式界面特别不好用,删除不能正常使用,必须按Ctrl+删除键才可以,上下键重复命令也无法使用,左右调整光标也无法使用,这样调试代码效率很低,原因是python3缺少readline这个依赖,默认使用pip3 install readline会提示找不到包,所以只能是手动安装了
因为readline依赖于ncurses库,如果没有这个库,编译readline的时候会提示can not find -lncurses,如果在centos环境下可以执行下面命令安装:
yum -y install ncurses ncurses-devel
安装ncurses库之后,再安装readline,readline可以在pypi下载,地址:,这里一定要下载源码包,其余的只能用于python2,下载之后执行下面命令安装:
tar -xvzf readline-6.2.4.1.tar.gz
cd readline-6.2.4.1/python3 setup.py install
这样执行完毕就为python3安装了readline,然后再进入交互式界面所有的操作都好用了
结语:以上就是首席CTO笔记为大家整理的关于python源码安装要多久的相关内容解答汇总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欢迎分享给更多关注此问题的朋友喔~